您的位置:首页 / 贴吧 / 东安名人 / 湖南东安陈氏族谱(民国十二年第二修)
  • #东安名人#湖南东安陈氏族谱(民国十二年第二修)

    04/05/2011 00:10:00 发布83480 浏览106 回复0 点赞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1 编辑

    湖南東安陳氏族譜(民國十二年第二修)卷首目錄
      (原書體寛185,髙288,厚15mm,陳氏鴻基系二十三世孫衛民整理)
篇章編次        篇目 (作者、年代)——頁數(面數)
1. 族規家訓
   1.. 陳氏族規暫行條例 17条——4號(8面)
   2.. 家訓六則——3號(6面)
2. 譜序
   1.. 纂修族譜舊序 (15際淸,嘉慶九年正月)——2號(3面)
   2.. 舊序 (16國孔,嘉慶十年正月十六日)——2號(3面)
   3.. 舊序 (王利用)——3號(5面)
   4.. 舊序 (19宗胡,道光二十五年端月旣望)——2號(3面)
   5.. 漠川舊譜序 (17輝玉[千十一])——2號(3面)
   6.. 纂修族譜總序(應聘[千八],民國十二年季夏)——3號(6面)
   7.. 纂修族譜新序(譚紹曾,民國十二年季夏上浣)——3號(6面)
   8.. 纂修族譜新序 (22錫光[選公])——2號(4面)
   9.. 創修族譜序 (21德卿[千八])——2號(4面)
  10.. 新修族譜序 (20子英,民國十二年季夏)——2號(4面)
  11.. 創修族譜序 (21榮瑶)——4號(7面)
  12.. 修譜自敍 (21典卿)——1號(2面)
  13.. 譜敍 (建業[璉公])——1號(2面)
3. 傳贊詩記
   1.. 際淸先生傳畧 (應聘[千八])——2號(3面)
   2.. 居址記 (15際淸)——2號(4面)
   3.. 六景詩 (15際淸)——2號(3面)
   4.. 節森公贊 (15際淸)——(1面)
   5.. 子京先生七十自夀詩並序 七律十六首 龍紹傳跋——4號(8面)
   6.. 陳母周太孺人八十壽序(王韶,民國四年五月)——2號(4面)
   7.. 陳湘屏先生七十壽序 (應聘[千八])——2號(4面)
   8.. 玉堂先生七十壽序 (譚紹曾)——2號(4面)
   9.. 象山先生五旬夀序 (周而溥)——2號(4面)
  10.. 陳公柱卿墓誌銘 (應聘[千八],民國四年)——2號(4面)
  11.. 太學生陳公兆庵墓誌銘 (應聘[千八])——3號(5面)
  12.. 大明府陳公其昌墓誌 (郭梧)——2號(3面)
  13.. 陳鳳翥公墓誌 (郭梧)——1號(2面)
  14.. 之餘公字克剩 妣蔣氏 (興瑢)——1號(1面)
  15.. 正直陳公永魁曁謚懿惠蔣孺人夫婦合葬墓誌銘(周映采)——2號(3面)
  16.. 連池公傳 (朝明 興庚 有益 有福)——2號(4面)
  17.. 陳德生岳翁曁岳母劉孺人合傳 (張維藩)——2號(3面)
  18.. 士鳳公傳贊 (謝東山)——1號(2面)
  19.. 花軒公傳贊 (俞雄飛)——2號(3面)
  20.. 爲潁郡陳公諱登福字美生行七族祖容贊 (兼善)——1號(1面)
  21.. 陳二柱翁 (曾唐幹,道光八年重九)——1號(1面)
  22.. (陳茂先生容贊) (曾尙辰)——1號(2面)
  23.. 文明公傳 (19榮瑶)——1號(2面)
  24.. 永欽公傳 (俞都)——1號(1面)
  25.. 國富公傳 (廖濟澄)——1號(2面)
  26.. 道生公傳贊 (羅有勳)——2號(3面)
  27.. 桐青公傳 (曹元璞)——2號(4面)
  28.. 茂林公傳贊 (俞沛澤)——2號(3面)
  29.. 陳母謝孺人傳 (21德卿)——2號(3面)
  30.. 陳公應昌傳 (湘屛)——1號(2面)
  31.. 本昆公傳贊 (令德)——1號(2面)
  32.. 達道公傳贊 (19榮瑶)——1號(2面)
  33.. 海川公傳贊 (潘懷瑾)——1號(2面)
  34.. 致康公傳贊 (令德)——1號(2面)
  35.. 位翁字祿軒冊名學禮先生贊 (張宗齡)——1號(1面)
  36.. 利翁權卿先生贊 (俞顯垚)——(1面)
  37.. 陳公典梓夫婦合傳 (郭梧)——1號(2面)
  38.. 陳典樹公夫婦合傳 (雷貞元)——1號(2面)
  39.. 陳母蔣孺人傳 (應聘[千八])——1號(2面)
  40.. 陳公武臣硯兄大人傳 (郭梧)——1號(2面)
  41.. 陳有煥公曁嗣孫應昌事略 (猶龍,民國十二年季夏)——1號(2面)
  42.. 陳君楚蕃庚兄宗譜告竣誌慶 (李蘋青)——2號(3面)
  43.. 楚蕃庚兄曁庚嫂孺人合贊(李蘋青)——(2面)
  44.. 朝新公傳畧 (萬仁義)——1號(2面)
  45.. 穆直公朝蘭傳畧 (蔣榮輝)——2號(3面)
  46.. 興琗公曁德配周孺人合傳 (蔣鳳頤)——1號(2面)
  47.. 先祖廷叔公行述 (常慶)——1號(1面)
  48.. 陳君有聞傳 (蔣惠疇)——2號(3面)
  49.. 景富公行述——(2面)
  50.. 福田公行述——(1面)
  51.. 達福公行述——(2面)
  52.. 勤直公有咸夫婦行述 (蔣冠南)——1號(2面)
  53.. 誥授奉政大夫前貴州貴定縣知縣陳君家傳 (周冠)——3號(6面)
  54.. 讀粤西陳仙坡先生行述淒然感賦用誌景行(越樵鄭人)
  55.. 讀陳仙坡先生行述 (林慶荃)
  56.. 家柳橋參軍出乃兄仙坡司馬普安殉節行述索題(七律四首 陳瀛藻,丁卯仲夏,广州)
  57.. 讀同鄉陳仙坡司馬行述後書 七律四首(张家瑞)
4. 圖
   1.. 千九公後裔居址圖 (盛蘭)——1號(2面)
   2.. 二世祖考節森公佳城圖——1號(1面)
   3.. 雷氏太婆坟墓圖————(1面)
   4.. 陳母周孺人坟圖 (應聘[千八])——1號(2面)
   5.. 詹村居址圖——1號(1面)
   6.. 瓦窑村居址圖————(1面)
5.坟墓
   1.. 坟墓山名•大兠堤 (登定)——2號(3面)
   2.. 下界頭 (道寛 道南)——6號(11面)
   3.. 通族田地墳山廟宇庵院紀錄譜牒
   4.. 通族墳山地塲紀錄譜牒
   5.. 天眾公祠堂後裔管里田地坟山
6. 班次
   1.. 岑霞、藍田灣、西塘灣、宥江、良善村、大儀町六村千八千九二房舊派圖
   2.. 到塘、鍋塘、松樹山、老屋、玉塘、狹口塘 六村舊派圖
   3.. 大兠堤、新田村、小兠堤、漠川司馬園諸村舊派圖
   4.. 白芒口、石鼓坪、下界頭 諸村舊派圖
   5.. 櫈塘村 舊派圖
   6.. 登沙坪、黃沙埧 二村舊派圖
   7.. 老屋村、新屋村、荷葉塘、萬鄕瓦窑村、東古山、水埠塘、詹村 諸村舊派圖
   8.. 港子口 舊派圖
   9.. 石溪西河 舊派圖
  10.. 新議班次
7. 附录
   1.. 補遺——4號(7面)
   2.. 平洋古埧碑記 (嘉慶五年十月十五日)————(1面)
   3.. 各村捐項於後 (現存6面,迄第254面)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2 编辑

1. 族規家訓
    陳氏族規暫行條例
第 一 條 本規則以養成族人德性,促進族人自治爲宗旨,定名爲陳氏族規。
第 二 條 本規則凡族中男女人等均應遵守之。
第 三 條 凡族中男女人等有違犯本規則者,經各房人等報告,須邀同族長齊集宗祠,協議執行之。
第 四 條 本規則應行禁止之件如左:
  第 一 項 不孝父母者。
  第 二 項 不敬兄長者。
  第 三 項 兄亡納嫂、弟亡納婦者。
  第 四 項 同姓爲婚者。
  第 五 項 長子過房者。
  第 六 項 異姓亂宗者。
  第 七 項 溺女傷生者。
  第 八 項 無故生折者。
  第 九 項 賣子爲僕、賣女爲妾者。
  第 十 項 欺凌孤寡者。
  第十一項 遊手好閒營不正之業以爲生者。
  第十二項 不肯送讀陷子弟於不識字者。
第 五 條 凡族中有違犯第四條第一、第二兩項者,須視情節之輕重,或責掌,或罰金,或送官,得由族長斟酌施行之。
第 六 條 凡族中有違犯前第三、第四兩項者,經各房人報告,須齊集族長立令攺醮,並將其財禮一併没收入公,可否格外處罰,須視情節之輕重斟酌處理之。
第 七 條 前第五項之規定,族人如有違犯者,得提充其本人財產三分之一作爲宗祠公費。
第 八 條 一脉宗親,原重血統。若族中有違反第六項者,或令其退還,或酌提其家產,由族長集祠公議施行之。此項之規定,已經撫抱得族長同意及撫同姓者不在此例。
第 九 條 族中宜設立育嬰會,以救濟貧苦之育女者。如族中有違犯第七項者,經各房人報告,富者應提充其財產三分之二作爲宗祠公費,貧者責其父兄及村長,或罰金,或責掌,由族長斟酌施行之。
第 十 條 離婚本法律所許可,然必須得雙方之同意。如族中有違犯第八項者,須將其財禮一併充作公費,並得由族長責掌嚴斥之。
 前項之規定,如女子犯有舊例七出之條,証據確實者,不在此項。
第十一條 父母育養子女有應盡之義務,若族中有違犯第九項者,須將其所得之金如數提充公費。
第十二條 憐孤恤寡,本仁者之用心。如族人有違犯第十項者,經各房人報告,証據確實者,得邀集族長公同處理之。
 此項處理,或責掌,或罰金,得視情節輕重施行。
第十三條 遊民本國家之蠧。前第十一項之規定,族人如有違犯者,或窩賭,或窩盗,須視情節之輕重處理之。
第十四條 前第十二項之規定,依照敎育法令,凡有子弟者,務須送讀,以盡爲父兄之天職。如族人有違犯此項,經村長屢戒不悛者,得基本處以罰金。
 此項之規定,若家計過艱,經族長認可輟讀,畧識文字,得有選民資格者,不在此項。
第十五條 凡族中舊有習慣,經先人厲禁,並未違反新法律者,族人須共同恪守之。
第十六條 本規則如有未盡事宜,得族長多數提議修攺者,得修攺之。
第十七條 本規則自譜書頒到之日施行之。

      各村從二十三代攺英字。
      定議屆二十年重修一次。











1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11: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4 编辑

    家訓六則
  敬祖宗
朱文公家訓曰:“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蓋祖宗者,水之源,木之本也。故建立祠堂春秋祭祀及各家龕,月朔薦新須必誠必敬,至淸明灑掃坟墓,可以知尸骸之所在,七月寄化紙錢,可以誌名號之所存,此皆不可忽也。
  孝父母
充孝之道,惟聖人能之。然温凊定省,服勞奉養,此孝子之疏節,人皆可能。大都事少壯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難,事富貴之父母易,事貧窮之父母難。隨其所處,總要竭力供職,得其歡心方好;卽父母不愛我,必我未盡道,非父母不是;或父母有過失,亦從容幾諫,不可直言遽色;至遇喪葬送終,當盡情盡禮,勿尙繁文,若今世居喪而食稻衣錦則不孝之甚也,戒之。
  和兄弟
兄弟稱曰手足,如人之一身。有足不可無手,有手不可無足,一體之愛,不可殘傷也。兄弟不和鄰里欺,此以利害言也。兄弟和樂父母順,此以情理言也。若使侵私利,聽婦言,以致手足傷殘,將内而父母不安,外而鄰里鄙笑,何以爲人?是故,兄愛弟敬,各盡其心,卽間有不是,效張公百忍,則和氣充溢,不特足以致祥,足以免禍,且可立榜樣以示後,爲兄弟緒其知之。
  篤宗族
宗族者,同本祖宗之一氣而分焉者也。雖有親疏,於祖宗則均是子孫,於吾身則非伯叔卽兄弟。幸而富貴則喜之,謂爲祖宗光也;不幸而貧窮則恤之,不忍一氣之親顚連而無告也。是故,嵗時往來,吉凶弔慶,患難扶持,要當視一族如一家,方不愧於族誼。苟薄宗族,吾恐貽祖宗之怨,恫者不少矣。
  別内外
古者男居外,女居内,男不入内,女不出外,八嵗不同席,授受不親手,叔嫂不通問,内外之所嚴,所以防微而杜漸也。倘内外無別,縱無非禮之行爲,亦不成人家規矩。若夫非親故而親故,拜爺娘,認兄妹,此淫盗之媒,尤所當戒。
  勤耕讀
古人云:有田不耕倉廪虛,有書不讀子孫愚。貧而且愚,何以承先啟後乎?是故,耕作雖云辛苦,桑田原爲大本,果能勤耕苦作,則富足由茲而致,禮義由此而生。讀書之名最貴,品最高,必篤志力行,求學問充足,乃可以圖上進而光祖宗。竊思族中或有無田可耕者,未有無書可讀者。無田可耕,而勤於他業,卽可以置田;有書可讀,則書中自有千鍾粟,奚數洛陽萬頃哉!勉之可也。






2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13: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5 编辑

2. 譜序
    纂修族譜舊序
維陳之族,衍派於明。豹隠西吳,十三郞之高風渺矣;鵬遷東邑,伯四公之遺韻悠然。曁千與萬之殊行,遂子若孫之遞盛。偉人接踵,不徒誇驚之豪;哲嗣充閭,還共羡聚星之慶。矧析甲在千家以外,而厯年適廿代於茲。旣世德以作求,宜譜牒之合譔。嗟夫!古碑尚動途人之慕,遺經徒傳手澤之存。爲曾爲玄,且將披簿而識;率親率祖,烏容數典而忘。崇韜冒汾陽之宗,何其忍也;狄靑却梁公之譜,豈徒然哉!淸鶚薦微科,龍泉末派分支於夜郞之國,歸籍於軫野之區,叩先塚之牛眠,撿宗圖之蠹朽。源流可溯,六十村之絃誦相聞;枌榆遥聯,四百年之簪纓如故。合族僉曰修譜,鯫生轍願操觚。惟短慚襪線之材,亦輕試鉛刀之割。所幸典型在望,賢智同心,或胙史而枕經,或熏香而摘艷,或斂才華而徵文獻,或敦誠信以探淵源。雖璧貫珠聯,未罄乎族散居遥之境;而星羅碁布,已攬乎叅稽亙訂之庥。於以收族敬宗,興慈敎孝,蔚爲熙朝之楨幹,直追義門之家風。安見黑土之諸村,不作淸溪之望族。是爲序。
嘉慶九年甲子五月,戊午科舉人揀選知縣,
      十五世孫際淸譜名斯揚頓首拜撰。




3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15: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6 编辑

洪武初由吳西遷東邑之里牙車,繼棲山里舖,別爲大支,尊曰始祖。是亦小宗之法也。迄今年逾四百,世傳二十,枝蕃葉暢,碁布星羅。村落散而骨肉多陌路之疑,世系遙而名號有雷同之舛。此固孝子慈孫所爲撫心而扼腕者也。孔弟鳴泰屢偕倡修,乃眾議定矣,而遽作古人,事終未舉。茲族叔際淸以孝廉回籍,聞而韙之,遂促孔開舘於老居,與族諸君子敬愼修纂,不數匝月而草創以成。不惟同原異派之分合,接宗承祧之本末,瞭若指掌,而一切敍記形圖、條約規式,其經吾淸叔之手定者,舉足以慰厯世在天之靈矣。是所以辨世系,昭倫紀者,此也。所以立興慈敎孝之道者,亦此也。不嫌續貂,撮畧以志,俾覩宗譜之光垂緜緜延延,相親相愛,其有功于一本九族,咸知纂修之力之出自某某也。云爾。 時在嘉慶十年乙丑嵗春王正月十六日,      十六世孫國孔譜名爲纁頓首拜譔。






4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15: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7 编辑

    舊序
萬物本乎天,人生本乎祖。發祥有自姒續無窮,洎乎支分派別,人繁則不易稽查,世遠年湮日久則更難考核。所賴流傳勿替,莫如修譜聯宗。故歐蘇二公譜牒並著,後此繫姓綴氏,收族敬宗,皆以歐蘇爲法焉。粤稽陳氏,系出虞帝,姓肇胡公。古往今來,縉紳甚夥。天涯地角,氏族亦繁。固不冒祖而歧宗,亦豈數典而忘祖。第滄桑屢變,譜牒失傳。詳未得聞,他姑勿論。惟聞宋仁宗時,有始祖諱璉者,籍隷南京 基昉 馬全埠地,仕傳東土,名揚鐸秉靑州,厥後聿來南楚之鄕,從此遂處東邑之地。自昔爰居小海底,卽今所謂老屋塲是也。迨二世祖陳端公,官居通判,曾授廣西桂林。及三世祖諱顯用,身列黌宫,仍處湖南桑梓。至四世祖諱載達,亦入邑庠。五世祖諱積善,更游泮水。迄六世祖諱琰者,得舉棘闈孝廉,曾作桂林仁憲。凡此皆生居故土,沒瘗故鄕者也。延及七世祖諱通者,文能掞藻,名亦采芹,室有二女同居,家有十男衍慶。李氏五人競爽,彭氏五子齊榮,由是生齒日繁,里居漸渙。或遷居於大河町,或移處於荷葉塘,又或徙宅於水埠塘,或擇鄰於新屋裡,以及倉頭、五峯舖,莫不同宗,與夫瞻村園家冲無非共族,而且甸中心有宗盟之好,新田町有派衍之傳。喜烟火之相連,不啻雲蒸霞蔚;幸文明之漸啟,何殊霧列星馳。然此雖非一村,猶是同屬一省。乃還原返本南京馬全埠,仍有爲陳氏所居。而自邇陟遐,萬鄕瓦窑頭且有爲陳家所處。他如興安之境,猶傳陳姓之嗣。誠哉,螽蟄麟振;允矣,瓜緜椒衍。今有福澤公與應耀、應世、萬善諸公,欲尊祖而敬宗,爰勸族而修譜。喜同宗協力,闔族齊心,遂將先人陳斆、陳敕兄弟所訂之簿書以爲考証,並將先祖陳鎮、陳橋父子所貽之手卷亙相叅稽,且以有紳公追祭先祖之源流而校對,且以正卿生畧紀先人之端委而搜求,又或採訪於龕堂,或尋繹於墓誌,將本支昭穆皆縷析而條分,生沒墳塋悉詳明而考核,書之方策,夀之棗梨,告厥成功,屬序於予。予因溯其源流,敍其巔末,俾爲之前者有美必彰,爲之後者有盛必傳,庻幾先人之俎豆常新,往哲之冠裳猶舊,而且敦其宗而睦其族,敬所尊而愛所親,則斯譜之所係豈淺鮮哉!
      通家弟邑庠生王利用光甫氏拜譔。






5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27: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8 编辑

    舊序
萬物本乎天,人生本乎祖。祖在後嗣,猶木之本,水之源也。宗族卽水之分派,木之分枝。親疏雖有不同,而其本源則一。間嘗讀大傳,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治昆弟,合其族屬,親親之道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欲盡親親之仁者,不可不尊收族之道。而修譜又爲收族一大要也,可不務乎?我先代係豫章人,祖居鵝公大坵,始祖庚二郎,大明初徙居東安之白芒口 石鼓坪。二世祖辛五郎,又移居攘界頭(後訛稱上界頭)陳家灣。至五世祖甲十七郎,乃移居壓界頭(後訛稱爲下界頭)大屋塲。厯代事實,舊譜昭然,冀世世萬子孫不忘也。奈何家門不幸,兩遭回祿,灰燼之餘,舊譜散亡,老成凋謝,而各房又析處各方,其枝派固非一時所能考核詳悉也。幸我先考能識一線之本源,嘗諄諄口授,命瑢編輯,迄今已三十餘年矣。若復怠玩,則代愈遠而諱盡忘,是棄先考命而致先人冺没不傳,咎將誰諉耶?爰述遺訓,證以殘篇,輯成卷軼,俾後世子孫共暸然於本源枝派,而得修譜之大略焉。
大淸道光二十五年嵗在乙巳端月旣望,
      十八世裔孫宗胡譜名興瑢恭題。




6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32: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1:59 编辑

    漠川舊譜序
竊維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國有史,則古今之興替以彰;家有譜,則厯代之宗枝以著。是知族譜之不可無也。審矣!溯吾族鼻祖千十一郞係湖南永州府 東安縣 恭中鄕 都塘舖 兠底村人也。越十一傳而余魁明公出焉。其前乎千十一郞者遠不可考矣。自魁明公於康熙初年,母子二人聿來興邑,積功累仁,廣行隂隲,爰卜宅於漠川 司馬園,建立室家,永爲安宅,是以三房分枝,其祖德之源流,蓋猶厯厯其未冺也。迄今相傳九世,人文輩出。雖非鐘鳴鼎食之家,亦無門衰祚薄之歎。嗣孫等溯俎豆於風煙,幸統緒之可尋。而歴來猶有存者,按厥淵源,暸如指掌矣。但以族大人繁,稱名易紊,故嗣孫等謹遵原譜重加增益,俾吾族後嗣知次序不可越,名分不可僣,則子子孫孫永承弗替,豈不足徵祖功宗德之所遺留者,遠歟。惟期賢肖者丕振家聲,耕讀者克繩祖武。務宜孝父母,愛兄弟,睦宗族,訓子孫,嚴内外,安本分,毋以强凌弱,毋以少欺長,毋以尊壓卑,毋以下犯上。將見雍雍睦睦,風可見也;親親長長,俗何隆焉。由是本仁孝誠敬之心,仰答高曾祖考之德,而先人有知不亦大快於黃壤也哉!是爲序。

                                          邑增生嗣孫陳輝玉謹撰。




7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39: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2:06 编辑

    纂修族譜總序
嘗思譜之字義,從言從普,是言必普及而後謂之譜也。顧言必普及,而所言不無詳畧,不無異同,不無是非得失。是非修焉,不可修者何?修飾之,修明之也。獨是修譜難,修我陳氏之譜爲尤難。我陳氏自胡公三恪備封,敬仲八世傳業,子孫遂以陳爲姓,迄今逾三千年。支非一支,派非一派,苟不追溯原本,是自同籍談之忘如,或妄附宗支,又恐類崇韜之冒。然則欲修斯譜,其將何所適從乎?而不必泥也。夫天下事,求其遠不若求其近。我族分遷之祖近在有明,彰彰可考。此前淸嘉慶年間,孝廉公際淸先生糾合族人修譜,而斷自十三郞始也。考舊譜載,十三郞鴻基,居江右廬陵聳山。其子伯四郞五郞洪武初年始遷東邑。四郞之祖妣爲,生子共十人;五郞之妣不詳,其四子亦不詳,然大都不出千字班。諸祖是厥,後弟兄分徙,遐邇不一,惟千三千四千五山里舖(卽今新亭子等處),千八千九岑霞,千八又自岑霞移居大儀藍田,卽我宥江諸村之祖。由本及支,由支及房,遂總計有十八房之稱。當舊譜未修時,零星錯雜,紊亂模糊,骨肉幾同行路。自際淸公創修後,而尊卑以辨,親疏以分,班次以定,功誠偉矣。然僅刋敍詞數篇,圖式數頁,而于各房後裔齒錄槪未之及,不知當日何以苟簡若是。迨至道咸同間,族中諸名宿迭出,其聰明材力遠越後人。又故老多存,訪聞亦易,而亦置譜事于不議不論之列,豈非以族大人繁,採訪難及,兼時久費鉅,籌款維艱之故歟?果爾,則聘何人,斯而敢自任煩勞,自取尤戾耶?雖然,聘竊懼焉。懼數百年來之祖考妣生没葬諱,至際淸時佚忘已不知凡幾。自際淸至今百有餘年,佚忘又不知凡幾。設再過數十年或數百年,其佚忘曷可勝數耶?前人不修,而後人惜之;後人又不修,不更使後人惜後人乎?用是磋商族中父老,方將進行,適小郊、子明、華甫諸公亦倡修于大夫廟,以函來催。因與德卿、伯陵、鳳崗、遇順等分修於文章祠,搜集千八、千九兩房舊稿,調查各村宗支,彚爲一冊。親自考核,詳加校對。遺者補之,疑者闕之,誤者正之。閱十四月而蕆事。至舊譜所未及,如石溪櫈塘大小兠堤白門下界小海玉堂燈草黄桑詹村巷口,並移居粤西之漠川司馬園等處,亦皆連類附入,俾知收族敬宗,萬派朝宗之意。嗟夫,當今世界,動言保種,争說合羣,苟非具有深識遠慮與堅貞不拔之力,種且難保,何有於合羣。茲譜之修,異種必鋤,害羣必去,其卽我陳氏保合之基礎乎。所冀人文蔚起,瓜瓞緜延,俗尙敦龎,家崇孝友;時切葛虆庇根之念,毋懷秦越異視之心。此則修譜者之隱意,而所望於後之人永守弗替也。
 旹在
民國十二年嵗次癸亥季夏月                 吉旦,
千八公後裔 前淸邑廪生應聘圭珊氏謹譔。






8楼 回复于 04/05/2011 01:49: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纂修族譜新序
攷史傳及春秋所載舜後虞閼父爲周陶正,有大勳,武王以元女太姬配其子胡公滿而封諸陳。魯哀十七年,楚滅陳,子孫因以國爲氏。厯漢唐宋元,年代愈遠,生齒愈繁,星羅碁布,幾遍天下。譬諸木之一本而散爲萬株,水之一源而分爲萬派焉。其間或顯宦,或隱逸,或掇巍科,或敦孝友,著名國史者無代無之,蓋陳姓之甲天下,由來舊矣。自宋元之亂,陳氏相繼入湖楚者,無不各開大支,漸成椒衍之勢,其殆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乎?余年五十,閱厯多方,若芷江之桐木冲,新化之龍會司,湘鄕之靑樹坪,衡陽之洪羅廟、陳家町等處皆人丁繁盛,稱巨族焉。余或晤其文士,詢厥源流;又或覽其譜錄,溯其宗支,悉本虞舜祖胡公,是陳姓同爲神明之後無疑矣。彼世謂有二源者,非是。壬戌嵗,二甲陳蔭甫先生延余課讀,而朝明、興庚、有益、有福數先生別屬五甲陳氏以修譜來商,謂伊祖僑遷茲土多厯年所譜牒闕如。淸乾隆間先進始創草譜,並立碑記,以爲後世典惜代遠年湮,簡編殘斷,碑亦沉没,支派不復可考,唯班字具存,今同邑宥江橋宗長倡修宗譜,願與並合。敝村以忘失祖名,欲假乩問方定厥舉。余曰:“古有祝史卜筮之官以通神明之德,乩術實其別流。自元淸以來,以乩問先名者,世原有之矧。貴族編修家乘,下以盡子孫之孝,上以釋祖父之憾,美舉無踰於斯,而先靈之默助其成,有必然者。”及壇立乩降,果見木筆揮來,如珠走盤中,云:老祖庚一郎,自明永樂時,由河南彰德府安陽縣,初遷永郡東安之宥江橋,繼徙白芒口之里,遂家焉,後世因名之曰五甲陳。單傳四代至癸五郎,生四子,卽德忠、德國、德孝、德義四公也。德忠公生思善公爲大房,德國公生思佳公爲二房,德孝公生思美公爲三房,德義公生思良、思永二公爲四五兩房,羅如五指然,脉絡相聯,秩然不混;班次遞及,井然不淆。且著其所從遷之地,以明其爲胡公之胄,令子孫知淵源有自靈爽式憑,恍如靣語,豈非孝思所感有以致之耶?族眾因之騰驩踴躍相赴經理者若而人纂修者若而人督修者若而人照依編輯無敢改竄,厯數月而告竣。於是昔之根據失考者,茲則大本彰矣。昔之昭穆未定者,茲則世系明矣。嗣是而後,如瓜之瓞而緜,珠之纍而貫,星之環於天而有所統,水之分行於地而有其源。洵奕葉之休光歟。吾知本大者末荗,源遠者流長。螽斯之慶,麟趾之祥,人文之蔚起,竹帛之芬芳,可於今卜之卽可於今信之也。茲聞其譜牒告成,余以異地知交,特敍數言,以弁其簡端云爾。
 時
民國十二年癸亥季夏月上浣 穀旦,
                                                            衡陽敎弟瑞孚譚紹曾敬譔。







9楼 回复于 04/05/2011 02:11:00 0 回复
里牙车子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

精华:0

注册:06/29/2010 23:09:11

本帖最后由 里牙车子 于 2011-4-5 02:21 编辑

    纂修族譜新序窃思氏族之聯以譜也,所以紀源流,辨尊卑,篤親誼,以及別婚媾,禦外侮,一舉而五益備焉。誠鉅典也。何謂紀源流?子姓之椒衍,瓜緜非一區所能處,星羅碁布,散處遐方,有譜以聯之,則相傳奕禩,追溯源流不至數典而忘祖,一益也。何謂辨尊卑?人之年齒長幼,覿靣可識,而班次之後先,不問胡知,以譜按之,可知孰爲伯叔行,孰爲昆季行,庻尊卑不至顚倒,二益也。親誼之厚薄,雖視乎人世之同室操戈者有之,聯異姓爲手足者有之,究之遇大闗節,往來交際,同譜之親誼終較勝於他人,三益也。若云别婚媾,尤爲當今之大防,間嘗見他姓族大人眾,散居他鄕,但以幾甲分之,互相秦晉,不以爲嫌,不思同姓不婚,載在周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聖人別嫌明分,其言亘古不磨,若以譜聯之,卽使散處五洲,翻諸譜系卽敍本支不聯姻婭,此種嫌疑早別,其益四也。况末世人情澆薄,冺没天良,弱肉强食,比比皆是。今合同姓而聯譜,自後卽有產業毗連强鄰之處,彼不敢生睥睨之心而萌鯨吞之念,其益五也。凡此諸端,確有所見而云然,非敢杜撰妄揣也。是譜之合也,不誠大有裨益哉。我祖千十一郎,於明初洪武年間南京遷至湖南東安大小兠堤二村,迄今廿二世矣。上自九世以前,下逮十五世之間,中多殘缺,若斷若續,或有或無,搜遍斷碣殘碑,翻盡陳約故紙,興安漠川一支較爲稍詳,餘皆無從攷徵,莫綜壹是,惟倣孔子删書,斷自唐虞之例,是譜只從魁字起敍,以後逐代不紊而已。他如前此之列祖列宗,有名者錄之,失考者闕之。想在天之靈當亦默鍳其苦衷,而恕其簡脫之咎也。茲因與宥江諸同宗合譜,爰摭數語,錄諸吾族譜端,是否確當,再閱數世重修以俟博學宏才者,另序弁首,是則之所厚望也。選公後裔 前淸邑庠生錫光敬錄。

10楼 回复于 04/05/2011 02:17:00 0 回复
加载中...
分享到: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